顯示具有 勵志文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勵志文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

這是朋友多年前轉寄的一篇勵志文章,有夢就該追求,無需等待!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開始著手試著去改變吧!

不過捫心自問,應該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吧!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你想要「財富」、「成功」、還是「愛」呢?

如果可以讓你選擇?你想要「財富」、「成功」、還是「愛」呢?

故事開始…

woman came out of her house and saw 3 old men with long white beards sitting in her front yard.She did not recognize them. She said "I don't think I know you, but you must be hungry. Please come in and have something to eat."

有位婦人走到屋外,看見前院坐著三位有著長白鬍鬚的老人。她並不認識他們。於是說:「我想我並不認識你們,不過你們應該餓了,請進來吃點東西吧。」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成功〕不只是「失敗」的兒子,更是「熬」出來的

孟子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只有懂得承受壓力與痛苦之人才懂得成功的道理,成功不是憑空掉下來的禮物,有時候太過順遂的人生,到頭來會跌得更重,受傷更深。

社會新聞經常有資優生讀書一帆風順,可是一旦遇到感情的挫折,就像是天崩地裂一樣,有些甚至做出過激的反應,毀了別人,更毀自己。

所以遇事不要先想著逃避,要先勇於面對,了解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至少也要等你試過了許多方法都不行,才學著放下它。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生活中的五個球-工作、家庭、健康、朋友、精神生活

個人覺得這篇文章寫得真好,生活就是這幾個重心,

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以及精神生活,

工作沒有可以再找就可以了,也可以重新來過,

但家庭、健康、朋友及精神生活可是得小心捧著,

否則一個不小心可能就無法復原了 。

要如何保持這五顆球不能墜地,就要面面俱到

而這也似乎正符合中國人所謂的中庸之道。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原來生活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但可以做到良好

讀完這篇文章後讓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五個球》 的故事,

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以及精神生活,

如何不讓這五顆球的任何一個球落地的方法就是保持平衡,

而保持平衡的方法就是中庸,

中庸之道就是不追求完美,而是追求良好即可的態度。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人間有愛,讓愛持續

這是一篇文辭非常美麗又優雅的文章,目前收錄被編入一般高中的而年級課程,仔細欣賞其度事物的描述。

The chain of Love

He was driving his battered old car home on a country road one evening. Ever since the Levi's factory closed, he'd been unemployed. With winter raging on, the chill had finally hit home.

    • battered: 破舊的
    • Ever since: 從...以後
    • with winter raging on: 當冬天肆虐
    • Chill hit home: 寒意來臨

The afternoon was slowly fading into twilight. Light snow flurries were coming down, and he almost missed the elderly lady who was stranded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Fortunately, even in the dim light of day, he could tell that she needed help. So, he pulled up in front of her Mercedes-Benz and got out. When he approached her, she was worried. "No one has stopped over the past few hours, except for this man," she thought to herself. "Is he going to hurt me? He looks poor and hungry."

    • twilight: 微光;薄暮
    • The afternoon was slowly fading into twilight: 當午後的陽光漸漸退去成暮色
    • strand: 滯留;擱淺
    • pull up: 放慢速度

Realizing that she was frightened, he said quickly, "I'm here to help. You want to wait in the car, maybe? It's too cold outside. By the way, my name is Joe."

All she had was a flat tire, but for an old lady, it was bad enough. While Joe was a changing the tire, the lady rolled down the window and started to talk to him. She told him that she was only passing through. She was very grateful that he came to her aid. Joe just smiled as he put the flat tire in the trunk.

    • flat tire: 洩氣的輪胎;爆胎
    • pass through: 路過
    • trunk: 汽車行李箱';後車廂

The elderly lady asked him how much she owed him, and she added that any amount would be all right. Joe, however, did not give the money a thought. To him, this wasn't a job, but rather a way to help someone in need, just like those who had lent him a hand in the past. He told her that if she really wanted to repay him, she could help someone else who was in need.

    • Give the money a thought: 從未想(考慮)過要錢

He waited until she had started her car and driven off. It had been a cold and depressing day, but Joe felt uplifted as he headed for home.

A few miles down the road, the lady saw a small, dingy-looking cafe. She went in to grab a bite and take the chill off before making the final leg of her trip home.

    • grab a bite: 簡單吃點東西

A waitress came over and brought a clean towel for her to dry her wet hair. The waitress had a sweet smile, one that even being on her feet for the entire day couldn't erase. The lady then noticed that the waitress was heavily pregnant. She wondered how a person, like this waitress, could be so giving to a perfect stranger. Then she remembered Joe.

    • on her feet: 久站(這裡用來形容笑容永遠掛在嘴上)

Finally, the lady finished her meal. While the waitress went to get the change from a hundred-dollar bill that the elderly lady had given her, the lady slipped out the door. When the waitress returned, the lady was no longer in sight. The lady had paid almost fifty times as much as the cost of the meal. Then the waitress noticed something written on a napkin. Tears filled her eyes as she read, "Someone once helped me out in the way I'm helping you now. If you really want to pay me back, don't let the chain of love end with you."

That night, after returning home from work, the waitress lay awake in bed, thinking about the money and what the lady had witten. "How would she know that we need money, especially with our baby due next month?" she wondered. Her husband, who was sleeping beside her, was worried sick about their future. She gave him a soft kiss and whispered, "Everything will be right. I love you, Joe."


- Adapted from “The Chain of Love” by Jonnie Barntt and Rory Lee, Chicken Suop for the Country Soul.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Jonnie Barnett and Balmur Entertainment, Inc. (ASCAP), and Rory Lee and Melanie Howard Music, Inc.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四十歲了,只想找一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人

很棒的文章,雖然有些地方唸起來有些繞口,可能是大陸的文章,但意境到了。

幾曾何時我已經到了開始懷念過去,珍惜現在的年紀了,為何這些事、這些人我們年輕時不知珍惜?

人非要到有一定的歷練,回首來時路,才會驚醒這一路走來,捨棄多少的東西?

四十歲了,你還在追求什麼?也許你已經擁有它,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罷了。

看看下面的文章,想想~


找一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人

四十以後才明白:好朋友是應該相互欣賞,而不是相互利用。好朋友只能在同一階層中產生,而窮人和富人,百姓與達官,草根與明星,白丁與學者則永遠也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因為不在同一階層,便永遠也不會有對方對本階層的深刻體會與感悟。

四十以後才明白:飯應該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點一點的做。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就不應該疲於奔命。中年,應該活得從容。

四十以後才明白: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重性的,有時候甚至沒有對錯,你以為錯的,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對的。而你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想擺脫和拋棄的。

四十以後才明白: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珍饈美味,觥籌交錯間如果掩飾的是爾虞我詐,則遠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話家常”來得可心。如果高官厚褥卻窮于心智,惶于任途,就遠不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活的逍遙。

四十以後才明白:我們的伴侶看似平淡無奇,有些時候甚至難以忍受,其實歲月的年輪早已將彼此交融在一起了,即使惡習俗性,也已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撕毀這不堪的婚姻,就會發現每撕一片都會連著自己的皮肉和筋骨。

四十以後才明白:我們對孩子溺愛就像高脂高糖一樣危害著他們的健康,我們害怕他們走彎路。我們擔心他們吃苦頭,我們憂慮他們經風雨。我們全家人為他們搭起了大棚,然後呆呆地望著他們柔弱的發育。

四十以後才明白: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他們那一輩子受的磨礪太多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的良心。說起善待父母都很心疼錢的,但要動動腦筋事情就會圓滿的完成。

比如,可以去酒店訂一份極品燕窩湯,端回家告訴父母說是在小攤上買的2 元一碗的銀耳湯,然後看著他們幸福的享用,其實大多的時間他們根本就不需要你的榮華,每週問他們一個年輕時候的故事,然後聽著他們講完就很知足了。

四十以後才明白:職位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你的修養和品性才是杯中的尤物,夜光杯中盛的未必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裏不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是泡的一盞極品龍井。個中的品質全在自己的後天造化!!!



衰老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從對生活的厭倦開始的。找一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人

在「藝術人生」 節目裡,主持人問一位有名望的來賓「 40 歲了怎麼還沒結婚」?來賓笑著說「沒有找到合適的」。

「想找一個什麼樣的呢?」來賓沉思了片刻,回答:「就想找一個隨時隨地能和我聊天的人!」主持人笑了:「這還不容易?」來賓大搖其頭,很認真地說:「不容易!不容易! 有些話,在有些時候,對有些人。找到一個你想跟她說,能跟她說的人,不容易 !」

另一個是電視連續劇《康熙大帝》裡的康熙,後宮粉黛三千,他最愛的人是容妃。

他到容妃那裡最愛說的話就是「朕想和你說說話!」然後就國事家事地傾訴一番。到後來不得已廢棄容妃後,每每習慣使然,鬱悶時總要走到容妃宮前。但人去宮空,貴為千古大帝,連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

這兩個 成功人士 對愛人的要求都同樣能夠說說話而已!細細想來也就如此:你的事情再偉大,再轟轟烈烈,你也是一個人,一個有七情六慾的平凡的人。也 貼心貼肺,知冷知熱,能深刻理解你的思想與情感的人在身邊,跟你交流,溝通。這樣,你就不至於孤單,寂寞希望有那麼一個 。

曾經在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找一個你愛聊的人做伴,因為當你年齡大了以後,你會發現喜歡聊天是一個人最大的優點。」當時還以為這只是小女人情懷,現在看來,不只女人,男人更有這樣的要求啊。那就找個你愛聊而興趣相投的人做伴吧。

拉住一個你時時刻刻、隨時隨地想跟她說、又有說不完的話的人的手,你就擁有了康熙都沒有的幸福!

許多事等您老了才明白:

人到老年,會突然醒悟:生命是有盡頭的。這種感悟會使他們行動起來,去做一些他們很想做但以前總也沒有做的事情,有時,他們甚至用他們意料不到的方式。

人到老年,才真正認識自己:也才真正屬於自己,並且用一種寬容、舒適和誠實的方式接受自己。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 東奔西走竭力想去改變的不是別的,恰恰是他們自己。幾十年的時光換來的不是別的,而是心靜如水。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老年自有老年的風景。青春雖然美麗,但它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而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變的風景。

人到老年,能冷靜地去看待婚姻和家庭。他們知道 世上沒有完全合乎男人心意的女人,也沒有完全合乎女人心意的男人。

人到老年,已懂得安慰自己:並且學會了在似乎無盡的黑暗中為自己點一盞希望的燈。人到老年,看人看事不像過去那麼簡單。因此,不必非得按別人的主意行事。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世事並非黑白分明,在黑白之間往往有一系列的中間色。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人生一世,無論成功與失敗,歡樂與痛苦,盛衰與榮辱,都如自然流水,從哪裡來還將到哪裡去。於是,寧靜致遠 。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 衰老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從對生活的厭倦開始的。

人到老年,開始明白:孤獨、寂寞、痛苦、失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因此,善待它們,就是善待真實的人生。

人到老年,不再有少年的狂妄、青年的浪漫,更人到老年,不再擁有童年的笑臉和青春的美麗,卻常常在 午夜夢迴。多的則是對生活的 …感悟和理解。

人到老年,能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平凡。他們明白,並非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大有作為;但 做人也是一生的事業 ,只要自己奮鬥過、追求過,失敗了又何妨?

人到老年,胸懷要開始變得像大海一樣,裝得下四海風雲,容得下千古恩怨。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有空就見見,不要等到告別式見

Buddha02我很慶幸自己喜歡跟家人膩在一起,老婆做什麼事也總是喜歡跟我一起行動,雖然她有時候覺得我很囉唆!但這些都是稍縱即逝的親情,現在不把握,將來就很難再彌補,不過我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善於言詞的人,脾氣又不太好,所以有時候難免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惡言相向。

趁著自己還能動、還能說,多去看看自己最親近的人,說說話,說你愛她們!


志明有一個事業有成退休的扶輪社社友生病了,志明去探望他,

到了醫院,那個社友身邊沒有半個親人相伴,只有一個女看護正在看著電視。

那個社友惺忪地睜開雙眼,看著志明緊緊握住他的手,輕喚著他,

心裡頭一陣溫暖。

跟志明聊天的過程當中,頗有感觸,流下眼淚。

社友告訴志明:

『我年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為了家人在打拼,努力工作賺錢,

也曾經以工作當成藉口,花天酒地。
等到我老了回頭想想,其實那時候,都是為了自己!

為了面子、為了尊嚴、為了享受、為了爽!

小孩子的學校活動,我沒參加過;反而帶著酒店小姐去環遊世界~

他們的寒暑假、假日多半都是他們的母親去安排。

小孩子來找我聊天問問題,我心裡頭嫌煩多半只是應付應付~

久了他們也不來煩我。

過去,我很開心;如今,我很想有人陪我講話,但他們都各有自己的事業在忙,

就像我過去敷衍他們的方式來敷衍我。

我隔壁床的老人前兩天死在病床上,我回頭想想我的一生,

說真的有點不甘願!

我的老婆在年輕貌美的時候,我沒有珍惜! 她、陪伴她,跟她到處去玩,

這兩年她比我先走,我才明白自己有多愛她。

我玩遍台灣的各大酒家,但內心還是很空虛。

我家裡頭有一堆古董字畫,現在我不知道那些東西能幹嘛?

我的牆上掛滿了跟大老闆們的合照,如今呢?還是橋歸橋路歸路。

還有一張我跟兩百多斤旗魚的合照,我多希望那是全家福的照片!

我的父母親在我年輕奮鬥的時候走了!

我的老婆在我想要享受人生的時候走了!

我的小孩在我生病的時候,幫我請了看護,偶爾來看我~

我看到你,實在覺得很溫暖!

我記得我退休的時候,跟一個鬥了一輩子敵對派系的對手說:我們告別式見?

我現在多麼希望當時是跟他說:有空來泡茶!

志明,你才五十出頭,還年輕,趁還可以的時候,多付出一點!

你給別人多少時間,未來人家才可能會給你多少時間!

你對人付出多少關心,未來才有人會給你多少關心!

不要像我今天,看起來很風光,住明水路,開賓士,

一切不僅無法重頭來過,我心愛的人都已經遠去、不在身邊!』

志明想起自己的小孩整天要自己一起去寫生、爬山,

老婆整天要自己陪著回娘家走走看看,

原來那些覺得無奈又累的事情,竟是扶輪社前輩所求之不得的珍寶!

志明只能安慰著前輩,多聊幾句,囑咐他好好休息!

也許前輩說的【我們告別式見】是一句玩笑話,

但多少人現實中不正是只有【告別式】才會團聚或碰面嗎?

心中泛起無限感慨!

看到沒? 不只是家人哦!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死亡」與「活著」

你害怕死亡嗎?其實人該走得時候就得走,你怎麼逃避也沒有用,死亡總是在每個人的人生總點等著,所以何不放下腳步跟「活著」做好朋友,放慢腳步享受人生。


活著

有一個人很害怕死亡。
他心裡想著:「死亡是在前面呢?還是在後面呢?」
他想到:「人總是在往前跑的時死亡,例如飛機失事、車禍喪生。
所有的動物也都是在往前逃命的時候,被捕殺的。
從來沒有動物是在後退時喪生,
所以,死亡是從後面追趕的。」
他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
「要避免被死亡追上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得更快速、更匆忙。」
於是,他每天總是行色匆忙,
不論是吃飯、工作或走路,都比從前的自己快了三倍。

有一天,他匆匆忙忙的趕路時,突然被一個白鬍子的老人叫住。
老人問他說:「你如此匆忙,是在追趕什麼呢?」
他說:「我不是講追趕,我是在逃開呀!」
「逃開什麼呢?」老人問。
「逃開死亡!」

老人說:「你怎麼知道死亡是在後面呢?」
他說:「因為所有的動物都是在往前逃命被死亡追上的。」
老人說:「你錯了!死亡不是在起點時追趕,而是在終點時等候的。
不論你跑快或跑慢,都會抵達終點。」
「你怎麼知道?」

「因為我就是死神呀!」老人說。
那個人大驚失色:「你今天出現,莫非我的死期到了?」
死神說:「喔!你不用害怕,你的死期還沒有到,只是你一直跑得太快,
我的兄弟「活著」一直向我抱怨趕不上你,
如果你不和他會合,和死亡又有什麼兩樣呢?
他特別請我通知你慢一些呀!」
「我要如何才能和「活著」會合呢?」

死神說:「首先,你要站著不動,把心靜下來
然後你要環顧四周,用心體會、用愛感覺、用所有的力量來品味,活著就會趕上你了。」

當他把心靜下來的時候,老人說:「你回頭看看,我的兄弟來了。」
他一回頭,老人不見了,卻看見了從來沒有看見的、美麗的街景。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國中老師的壹句話,決定我的人生志向

Buddha05 記得我國中第一次上製圖課的時候,當時的老師站在我的背後看拿著鉛筆用三角量尺及數字描字規在圖紙上我一板一眼地畫著,冒出了一句話:「你以後可以朝甲組發展喔!」,當時我並不覺得我的至圖畫得特別漂亮,但那句話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雖然我當時還不太明聊「甲組」是什麼碗糕。

後來上了高中,終於知道「甲組」就是自然組,而且是偏理工方面的,高二分班時,我並不覺得我的物理或化學特別好,只知道我的數學和英文都很差,但潛意識裡就是想報名「甲組」。

幾經風折之後,我考上國立大學的機械科系,也順利畢業了,目前工作上雖不完全做的是與機械相關,但總是掛著機械工程師,就是工程師的個性啦!

你也有因為某人的一句話而改變或決定你的一生或人生方向嗎?


壹句話

人生的成敗,常常因為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話而有決定性的影響。
尤其對人有用的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深受感動,甚至豁然開朗;由於「一句話」而改變一生的事例,更是多不勝數。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卡內基,小時候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小男孩。
他九歲的時候,父親將繼母娶進門。
他父親向新婚妻子介紹卡內基時,如是說:「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實在令我頭痛,說不定明天早晨他還會拿石頭砸你,或做出什麼壞事呢!」
出乎卡內基預料的是,繼母微笑地走到他面前,托著他的頭,注視著他。
接著告訴丈夫:「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只是還沒找到發洩熱忱地方的男孩。」此話一出,卡內基的眼淚不聽使喚地滾滾而下。
就因為這一句話,建立了卡內基和繼母之間深厚的感情;也因為這一句話,成就了他立志向上的動力;更因為這一句話,讓他日後幫助千千萬萬的人一同步上了成功之路。
「一句話」很容易說,但重要的是要能讓對方受用。
失落著的生命再造,不一定要靠能言善道的人來開導,有時僅僅是一句看起來普通的話,就能為對方帶來力量。
佛教六祖惠能大師原是樵夫,因為聽到《金剛經》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若有所悟,進而尋師訪道,後來在五祖弘忍大師座下舂米八月,開悟見性;丹霞禪師本來要進京趕考,因為聽到一句「選官不如選佛」而出家學佛,精進修持,成為禪宗一代祖師。
生命是一種學習,任何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免遇到困難和迷惑。
給人一句好話,讓人生命奮起飛揚,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人要常說:
第一、給人歡喜的話;

第二、給人鼓勵的話;

第三、給人肯定的話;

第四、給人讚歎的話。


多說好話,少說壞話。
不經意的一句輕浮話,有時會自毀前程,而一句關懷別人的話,卻能讓沮喪的人有生存下去的勇氣。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原來你也很富有

rich01 

錢不是萬能,可是沒有錢萬萬不能,錢不用多,夠用就好。

但如何才算富有?如何才算夠用?如果【窮得只剩下錢】,再多的錢也算窮?人通常要等到失去了才會覺得自己曾經擁有。

個人覺得,一個人好手好腳,健健康康,不為錢所逼,就已經算是富有了,你覺得呢?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這一天,走過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問:「年輕人,為什麼不快樂?」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窮。」

「窮?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說。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不解。

老人反問道:「假如現在斬掉你一個手指頭,給你1千元,你幹不幹?」

「不幹。」年輕人回答。

「假如砍掉你一隻手,給你1萬元,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使你雙眼都瞎掉,給你10萬元,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80歲的老人,給你100萬,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1000萬,你幹不幹?」

「不幹。」

「這就對了,你已經擁有超過1000萬的財富,為什麼還哀歎自己貧窮呢?」老人笑吟吟地問道。

青年愕然無言,突然什麼都明白了什麼。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生命中的旅程,什麼時候可以得到幸福?

landscape03s

我們總是試著讓自己相信,

當我們結婚以後,

有了孩子以後,

有了工作以後,

甚至畢業出了社會以後,

或是其它的什麼事情之後,

我們就會更加的幸福。

可是後來,

我們卻一再地感到氣餒,

因為起初孩子們太小了,不懂事,

如果孩子們長大了,一切就會更好了,

可是後來,我們還是感到了氣餒,

因為孩子們進入了青春期後,

我們必須更密切注意他們的一切,

毫無疑問的,我們告訴自己,

當他們渡過了這段時間後,

我們會更加幸福吧!

我們告訴自己,

當我們的另一半能和我們一起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當我們能擁有一輛更好的車子,

當我們能去渡假,

當我們退休之後,

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的幸福

事實上,

沒有所謂的比現在更幸福的時光了。

如果有的話,那也是我們現在所創造出來的,

生活總是充滿著大大小小的挑戰,

我們最好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然後毅然決然地從此刻開始就盡情的享受生活中的快樂。

(當你還有時間看這一篇文章,就表示你已經在享受快樂了)

Enjoin the life!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打開心靈之窗

bed02 父親重病住院的那段時間,我幾乎天天陪著父親,一開始我還會鼓勵他起來走走,看看窗外的世界,或看看電視,可是父親由於疼痛,完全沒有意願,就這樣一直躺再床上,直至往生。那段時間我經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這樣躺在病床上,我是否也會如父親一般,對外界毫無興趣,對生命毫無生氣,有一陣子我常常半夜驚醒,生怕這一幕即將到來。

這是我第二次看到這篇文章了,如今看來,特別有感受,也讓我深深覺得一切從「心」做起,我必須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對生命保持興趣,我所做的第一步就是開始寫網誌,寫寫自己的經驗,與網民交朋友,希望這樣可以更開闊自己的視野。

另外,我必須把一些悲觀的想法改為積極進取的樂觀想法,讓我們共勉之吧!

希望這篇文章也對你有所幫助!


醫院的那扇窗

有兩個人都生了重病,住在同一間病房裡。

其中一個人,每天下午可以在病床上坐起一小時,以便排除肺部的積水,

他的病床靠著病房唯一的窗戶,另外一個人必須整天平躺在病床上。

兩個人整天聊個不停,聊妻子家人,聊房子工作,聊部隊與度假。

每天下午,靠窗的人在坐起來的時候,會向室友寒喧幾句,

把窗戶外的景象一一描述出來,另外一個人也開始靠著這個小時,

經由外面的活動與色彩,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開闊、更有生氣。

從窗戶看出去,可以看到一座公園,裡面有一個美麗的湖,

鴨子與天鵝在水面上,孩童在駕駛玩具船,年輕的情侶在繽紛的花叢裡依偎,

遠處可以看到美麗的城市地平線。

靠窗的人在描述的時候,巨細無遺,另外一個人會閉起雙眼,想像這幅美麗的景象。

在一個溫暖的下午,有一隊遊行經過,靠窗的人開始描述起來,

另外一個人卻聽不到

樂隊聲,但是他可以看,在他心裡的眼睛裡,

看到靠窗的先生口中的話語。

一天一天過去。一天早上,日班護士進來準備洗澡水,

發現靠窗的人已經失去了生命,在睡夢中平靜安詳死去。

護士很難過,醫院人員隨後把屍體移走。

不久,一切似乎恢復正常,另外一個人問護士,

是否可以移到靠窗的病床,護士欣然同意,在確定病人舒適後,隨即離去。

另外一個人忍著痛,用手緩緩撐起自己,想看看外面的真實世界。

他緩慢而勉強的轉頭,看到的卻是一面白色的牆壁。

他問護士,他那位亡故的室友為什麼要把窗外描述的這麼五彩繽紛。

護士說道,這位室友是個盲人,是看不到牆壁的,「或許他只是想給你打氣」。

收場白:姑且不管自己的情況,給別人帶來快樂,也會帶給自己莫大的快樂。

同悲會讓悲傷減半,同樂卻會讓快樂加倍。

如果你想感覺富有,就倚靠你自己,倚靠那些金錢買不到的一切所有。

「今天就是一件禮物,這也是為什麼今天與金添同音」。

這封信不知起自何人,但是讀過的人會帶來好運。

不要保留這封信,把這封信寄給你最想祝福的朋友。也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能照顧媽媽是我的福氣

mother02

還記不記得那句廣告詞 『福氣啦!』,真的是好福氣,能有機會讀到這篇文章,也在這裡分享給好朋友。

『心由境生』,有太多的種種,只要我們換個角度,抱持著「能遇到這些事情是我的福氣」的態度,也許生活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不滿足,也許工作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壓力與挫折,所謂「知足常樂」,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吧!

故事中的女主角雖然放棄美國的工作,但在母親的身邊,她得到的是一份可能永遠不會再出現的親情。我猜想女主角小時候一定也享受過母親的親情,而捨不得割捨。


是我的福氣

鵑鵑原本在美國工作,公司給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單身,生活過得很逍遙。前一陣子她住在臺灣的母親罹患腦瘤,開刀後復原得很慢。鵑鵑立刻請調回台,找了間公寓,把母親接到身邊就近照顧。

鵑鵑不是家中的獨生女,上有大姐,下有弟弟,但是只有她放棄原本的生活,承擔服侍母親的責任。她大姐偶爾給她一筆錢,當作是孝親費,此外很少露面,更別談關心自己母親的現況,好像出點錢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母親推給妹妹。

我們這些鵑鵑的朋友看不過去,紛紛提醒她要找大姐和弟弟談清楚母親的事。鵑鵑保持她一貫的優雅從容,靜靜的說:「照顧媽媽是我的福氣。」原本為她打抱不平的我們,聽了這句話,頓時沉默起來。難怪從來不曾聽她抱怨,自認享有「福氣」的人,怎麼會向人訴苦呢?她總是耐著性子尋找適合母親的飲食配方和復健機構,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時光,鵑鵑忙著張羅都來不及了,哪有閒功夫喊累叫煩哪!

在鵑鵑細心打點下,病情不大樂觀的母親,身體竟一天天好起來,母親想要康復的意願也啟動了,甚至會離開臥房到屋外走走。原本令人覺得沉重的擔子,因為鵑鵑懂得惜福,居然化作豐盛的禮物。

現在,鵑鵑成了大家的強心劑,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或者受了委屈,習慣性的退縮、放棄、抱怨或指責別人時,總會想起她的話。在我們這一群朋友中,開始流行一種句型:「 能多做一點是我的福氣。」「孩子不聽話,耐著性子引導他是我的福氣。」「擠公車沒位子坐是我的福氣。」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多少帶著點自我解嘲的意味,有時也是開玩笑,但不知不覺中,我們看待周遭人事物的態度有了明顯變化,原來好福氣也是會傳染的。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不能改變時,學會接受它

airplane01 

『不能改變時,學會接受它』 ,聖嚴老和尚也說過要學習『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們常常都會被眼前的事務所迷惑、卡住,而不知道如何進行下一步,學著換一個角度思考,想想「怎麼樣善後是最好的方式」也許就可以讓事情有所進展了。

想想自己,有時候也會常常被眼前的事務所激怒,比如小孩哭鬧時或是闖禍時,這時如果用『生氣』來處理事情,想必是越處理越糟糕,學會用結果來推論處理事情的方法的確禳我有一番新的思維。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蜜蜂的故事(好逸惡勞)

bee01 

環境太優渥,連動物昆蟲也會「好逸惡勞」,更何況是人類。 台灣之所以經濟起飛,相信有一部分是因為勤奮的人民,而且是那一群經歷過戰亂、日本統治、窮到沒三餐只能吃蕃薯的台灣人民打拼起來的。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就是告訴我們太優渥的生活,將讓我們喪失競爭力,這也就是為何越王勾踐願意『臥薪嘗膽』,來時時提醒自己曾經受過的苦,隨時找機會滅吳。

現代的父母因為自己的生活優渥了,加上孩子少,所以把大部分的資源都給了家中的小寶貝,什麼都可以不用作,飯來張口,但這樣真的是最好的嗎?想想「蜜蜂的故事」吧!


蜜蜂的故事

文:網路轉載/楊田林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以前經常來台灣,當年台灣省長宋楚瑜是必然招待的官員之一。

李光耀總理每次來台灣都會買蜂蜜。有一次宋楚瑜忍不住問:新加坡不是也有蜂蜜,您為何都要在台灣買蜂蜜?

李光耀答道:台灣蜂蜜品質比較好!

宋楚瑜更不解了,再問道:新加坡不是一年四季如春嗎?蜂蜜品質怎會不好?

李光耀說:我也搞不清楚,所以我就請專家學者去研究,一年後提出報告是:因為新加坡一年四季如春,所以蜜蜂比較懶惰。

宋楚瑜聽了覺得非常有趣,真是前所未聞。說道:台灣農業改良技術不錯,我派一組專家幫新加坡改良蜂蜜品質好了。於是宋楚瑜就請當時的農林廳派了一組養蜂專家,以及幾百箱的蜜蜂到新加坡。

一開始,新加坡蜂蜜品質果然大幅改善,可是過了一年,蜂蜜品質就跟當地原本品質差不多了。研究結果是:台灣去的蜜蜂,也因為新加坡四季如春,沒有颱風嚴冬、狂風暴雨,所以很快就入境隨俗。

以上故事是我十多年前在前往台中演講,在飛機上巧遇當時台灣省教育廳長陳英豪告訴我的故事。

環境太優渥,動物昆蟲也會「好逸惡勞」,更何況是人類。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景氣好時,有一次我在台北一家企業親自目睹一場令我印象深刻的招募面談,人事經理親自面談一位剛大學畢業退伍的男生。

談到最後,經理問:「你還有何問題要問我?」

應徵者說:「請問你們有沒有停車位?

經理說:「我們有兩個停車位。」

應徵者說:「那能不能給我一個?

經理跟我聽了都當常傻眼,過了十幾秒鐘,經理說:「我們兩個停車位一個給董事長,一個給總經理,我人事經理都沒有停車位,怎麼可能給你!」

應徵者又說了一句話,讓我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

你們不能給我停車位,那你們每個月要多給我4000元車馬費,我才要來上班」,那次應徵面談的結局當然可想而知!

景氣好時,找工作流行一句玩笑話:

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

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現在遇到金融大海嘯,全世界都不景氣,企業都在裁員減薪,我在想:當年那位要求有停車位的年輕人,不知此時作何感想?

不景氣有很多的負面,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不見得是壞事,會讓我們重新省思我們的工作態度,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倫理!

就如同台灣因為有颱風嚴冬的淬煉,所以造就了台灣蜜蜂更勤勞,蜂蜜品質更優異!

有句古話「多難興邦」,台灣每年都有颱風侵襲,也有不定時的地震威脅,加上地小人稠,國際處境艱難。也因此鍛鍊出台灣人的堅韌性格,有彈性,善於應變的能力。

這次金融大海嘯,也是老天爺在考驗全世界,台灣平時早已歷經颱風地震各種威脅淬煉,我相信我們也會度過這個難關的!找到自己的出路!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life01 

是啊!生活苦悶、痛苦應該都是我們對生活『貪得無饜』的結果。

佛家云『無所求』所以能生活逍遙;

『六根清淨』所以能忘卻煩惱;

把握當下所擁有的,就能知足常樂;

換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可以讓你跳脫原來的窠臼;

珍惜所擁有的每一天,可以讓人生無憾…


過好每一天/鄭石岩

每天醒來,想著「我要過好今天」,可以在禱告中向上蒼表示, 可以透過自我期許,

務必珍惜今天。告訴自己,這是一個難得的日子 ,要好好表現生命,過得充實快樂。

我經常這麼想,所以樂觀。經常如此祝禱,所以有勇氣去面對新的嘗試,而滿足之情
則帶來無盡的感恩。

我的樂觀是從虔誠的信念中得來的。不過,我還有幾個信條,是每天要去實踐的,那
就是:

  • 記得稱讚一起工作的人。
  • 指正別人時,要先維護他的自尊。
  • 用心在所做的事上,盡力把它做到最好。
  • 想一想今天的表現是否與薪水相當。
  • 歡喜領受這一天,由衷感恩和知足。
  • 依自己的因緣安排生活,但不與別人比較。

一位年輕人來晤談,他工作不如意,感情陷入膠著,跟同事相處亦不得人和。我聆聽
他的遭遇,順手拿起紙來記下:有固定的工作已難能可貴;跟父母一起住,有安居的
地方;同事七嘴八舌,那一定很有趣;女朋友變心,就更有機會結識知心的人。

他說完了話,我把字條遞給他,他看後竟然笑了起來,說:「你認為我無病呻吟嗎?」

「不是,而是你忘了欣賞自己擁有的一天你必須用自己的因緣過日子,在遭遇的情
境中設法過得好,那才是生活
如果你等著一切都周全才會歡喜,那就很難得過好日
。」

「人不是在追求更多,充實生活資糧,力爭上游嗎?」

人是在生活,而不是為了爭奪和占有;是自己怎麼生活,而不是你表現什麼給別人看。好好生活才是力爭上游,想博得別人的掌聲,只是生活的小丑,不是生活的贏家。

「感情觸礁,她把我甩了,我怎麼高興得起來?」

「不是要你高興那令人不高興的事,但要你面對它,盡力讓自己過得好,稱讚自己撐
得過這次挫折。」

他離開晤談室時,神情鎮定了許多,情緒也舒緩下來。他帶著生澀的微笑說:「我今
天才知道怎麼過好一天,原來生活就在遭遇之中,問題是我怎麼去看待它。」

即時的愛給即時的你

love06 

台灣人有句俗話說『女兒賊』,意思是說女兒每次回家,媽媽總會塞很多東西讓女兒帶回家,深怕女兒在夫家挨餓受寒似的,有什麼好東西多會拿出來。我的丈母娘就是這種典型的媽媽。

這種父母給孩子的愛是無私,不求回報的。當子女的何嘗不該心存感激,想想如果是隨便一個外人,在我們要離開時拿東西給我們時,我們都會口頭一再感謝又感謝,但自己的媽媽就不會。

就像作者的父親說的『提得起來,就是們的』,我們何不趁父母健在,自己還年輕時,把愛說出口,表現出來,愛要即時...


愛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

每次回到鄉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時候,媽媽總是塞很多東西到我的行李箱裡,一直到完全塞不下為止,那種情況就好像台北正在鬧饑荒。

「媽,我什麼都不用帶,台北什麼都有。」我說。

媽媽總是這樣回答:「騙你的!台北什麼都有,台北又不是極樂世界。」

我把芭樂、橘子、哈密瓜拿出來,

說:「至少,這些水果都有。」

媽媽又幫我塞進去,說:「我們鄉下的較好吃,也較便宜。」

我把一大包肉乾、肉松,肉脯拿出來,

說:「我們家樓下就有新東陽呀!」

她又幫我塞進去,說:「你是知道什麼?我要買給我孫子吃的, 又不是買給你吃,何況人家這些都是手工做的呢!」

我看拗不過她,把最後希望放在皮箱裡的六罐汽水和可樂上,

我說:「這汽水可以不要帶吧!」

她說:「這是我在福利中心買的,一罐和外面的差十元, 帶著、帶著,路上口渴可以喝。」

「這重成這樣!」我說。

媽媽眼睛一亮,說:「你小時最喜歡喝汽水了,常常偷桌下的汽水來喝……」

我立刻打斷她的話,

說:「我帶,我…」

因為我知道接下來 她會把我小時候的糗事一一拿出來說,一直到我投降為止。

這時,媽媽看我不再抗爭了,終於滿意地拍著我的行李箱, 眼神悠遠地說著:「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

然後,我們就陷進沉默,因為,「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正是我爸爸生前的口頭禪,當媽媽這樣說,我們都不約而同地想起爸爸。

坐火車回台北的路上,我想到自從父親過世,媽媽把所有的愛都投射在我們身上,她才不管我們是幾十歲的人,以為我們都是需要照護的孩子。

我想起父親的口頭禪「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現在已經輪到媽媽說了。

對於父母親的愛,我們也是「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 趁還提得動,行李箱還有空間,就多塞一點愛進去吧....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知足人生

Buddha02 

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積愛成福,積怨成禍...

心中有愛,人見人愛...

逆境如磨玉之石,能使璞玉發光亮...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

手做好事,腳走好路...

樂觀是我之所得,悲觀是我之所失...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男女吵架之道

Fighting01 

男女生吵架,為的通常只是『發洩心中的不滿』而已,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就算吵架吵贏了,又如何?最常見道的結果是『贏了面子,但輸了裡子』,男女就此分手。

我想這並不是你所想要的結果。

下面這篇文章點出了另一條思考邏輯,男女交往可以吵架,但要故意吵輸架,事後還要低聲下氣的去跟對方道歉,這就有意思…,筆者認為這樣可以讓對方瞭解你的不滿,但又不會撕破臉…自己看看囉!


男女吵架中,有一種「不贏哲學」。
不贏,所以能愈吵愈親;要贏,於是乎漸行漸遠

男女吵架中,有一種「不贏哲學」。

「表達不滿意見,讓對方理解,這就夠了。」他說:「這其實是一種另類溝通,至於誰輸誰贏,就不是主要目的了。」

這位任職於傳播界的男子就不諱言地說,他與他的同居女友就常藉著吵架來「提醒」對方:我對你哪一件事不滿。

有一次,他實在再也看不下去女友的懶散與邋遢,滿屋子的髒衣服不說,就連浴室、廚房也都像是無人看管的荒地似的,而這些情形,他已和她complain多次,未見改善,他於是光火了,一句:「妳手和腳最少也動一動!」

隨即招來女友一句:「我又不是你老婆或你請的菲傭!」

一場唇舌槍戰於焉展開。

而在雙方情緒HIGH到即將以摔東西「洩憤」之際,他連忙落跑,躲進PUB小酌消氣,一回家時,女友也不見了。

數日之後,他主動找了女友,低聲下氣解釋一番,二人重歸於好,之後,「家」裡的情形就改善多了。

原來女友也覺得兩人雖是同居,但她確實也有義務幫忙整理屬於二人的小屋,更何況他的工作較忙,經常晝夜顛倒,實在也難以兼顧太多的瑣事。

「吵架不贏哲學,其精意重在目的,而非過程。」

他說,有些夫妻或情侶(朋友何嘗不是)明明是很愛對方,平常黏的像一塊膠,可是一旦稍有齟齬,就無所不用其極地指責對方,惡言惡語傾囊而出,翻舊帳,挖瘡疤,目的就是要壓倒對方,要贏。

而後來呢,也許一方贏了,贏了吵架,卻也漸漸輸掉了對方的愛或者是友誼)因為一次又一次扯破臉叫陣的結果是讓彼此「看清了對方的真面目」,以後即使想再親密,也總覺得有一些裂痕梗在中間,久而久之,愛就轉淡了、轉薄了。

嗯!所以在氣頭上,彼此最好不要互相遷怒,因為這個時候說出的話很傷人,尤其是傷情人的心,很難復原,所以,當你生氣的時候,多想想對方的好,你們的甜蜜時光,試用理智溝通的方式去表達,還有,千萬不要用爭贏的心態,因為那會讓感情的經營,慢慢的瓦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