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管理相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管理相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聯強EMBA】聰明人,容易不務實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聰明人擁有很多優勢。首先,聰明人的邏輯強、思路靈活,理解事物很快,因而經常很有創意。聰明人本身,也因為經常感覺到自己「快速理解、時有創意」的特質,認為沒有什麼事情難得倒他。漸漸的,在看待任何事物時,「容易的認知」即油然而生。

聰明人因為覺得事情很容易,覺得自己學得很「快」,因而跟同僚、部屬合作、共事時,無形中就會顯得別人學得很慢,感覺別人「很笨」。甚至在跟上司、外界互動時,有時也會流露出輕蔑、不耐煩的態度。久而久之,甚至會「打從心裡瞧不起別人」,顯得「趾高氣昂,不可一世」。

聰明人的優勢,主要來自於邏輯推理能力高人一等;然而,邏輯推理與實務運作間,卻有很大的鴻溝。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聯強EMBA】雙方拍拍肩,雙方打屁股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管理有個相當重要的課題,即如何維持組織的公平與正義。經常我們會不解,為何制度推行起來的效果相當有限?其問題往往就出在組織的基礎環境,亦即所謂的組織氣候不佳,而所有人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公平正義。
那麼,是哪些事情在破壞公平呢?在追究組織中產生的問題或糾紛時,常可發現事件回溯起來並非直線地發展,而是牽涉到不止一個人,並在不同的人之間來來回回地逐漸發展下來。此外,也常出現雙方對事件經過與責任歸屬爭論不休,而必須由主管進行仲裁的情形。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主管說話力的五大要訣

manager01新手主管上任後,跟部屬間有了上與下、主與從的關係。部屬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你,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說話的方式變了。當你成為公司的主管,你的語氣、聲調、措辭,都會被部屬放大來檢視。

主管的一言一行,對部屬的影響力很大。上司的「說話力」如果運用得當,可以提昇工作團隊的士氣和工作的效率。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消滅「來不及」4技巧,擺脫加班惡夢

整理‧撰文 / 林奐呈;取材自《省時工作力》,夏川賀央著,三采出版

「工作來不及做完,今天又準備要加班了!」你常聽到這句話嗎?根據統計,台灣高達9成的上班族都曾為工作而加班。或許有人會懷疑,「工作這麼多,不加班只會耽誤進度吧?」然而,抱持這種想法的人,真的有因為加班而減輕負擔嗎?日本商管名師夏川賀央告訴你「消滅來不及」的4個技巧,徹底擺脫加班的惡夢。

1.設定工作優先順序
工作的處理順序可分成4類:「重要且急迫的事」「重要但不急迫的事」「不重要但急迫的事」「不重要也不急迫的事」。

重要且急迫的事,固然必須最優先處理,但作者認為,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因為處理不當,才會由「不急迫」變成「急迫」。因此,要避免工作做不完的情況,最好能讓事情都處在「重要但不急迫」的狀態下完成。

2.遵從艾偉李(Ivy Lee)法則
艾偉李法則指出,工作者應先列舉出6件隔天非做不可的事情,依照重要順序,並且從1編號到6。次日開始,就從1號開始工作,依序將工作處理完畢;隔天再做一次編號,不要受到當日未完成的工作影響。

扣除掉不重要的事情之後,剩下的就都是重要的事,從哪件開始都可以。把眼前的事情一一處理掉,就不需要擔心究竟什麼才是重要的事了。

3.70%的完成率最有效率
完美主義並不是負面的形容詞,但100%的完美主義,只會造成非加班不可的後果。舉例來說,就算你自認工作做得再完美,但主管可能還是會有別的意見或建議,終究還是得重新修正。

作者認為,工作不像是學校的功課,不能任何事都要求100分,把完成度設定在70%左右,以能提出報告為主要目標。「先求有、再求好,」就能避開來不及的狀況。

4.打電話比e-Mail效率更高
電子郵件是非常花時間的溝通方式,在將郵件傳送後,還要擔心對方有沒有看到信,三番兩次確認信箱,反而花費更多時間。如果用電話直接連絡反而更快,應該把電子郵件定位在「詳細說明」的功能,而不是聯絡工具。

夏川賀央強調,不加班的意義是為了讓上班族有更多「思考時間」和「成長空間」,如果把加班時間用在「想做的事」上,不管是遊樂、上課進修,甚至是睡覺補眠,轉換不同於工作時的心情,不但能增加對周遭事物的觀察,還有助於你的工作表現。


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mod=locality&func=view&id=1682